共计 35977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9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1)人也应是这样。人是有形有相有念有作的,也会受二元的制约,就必须有个无形无相无念无作的“人”,我们对自己的“无”或“空”,一点也不了解,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。在这里所说的“没有”、“空”、“无”是指心上的空无,也就是心上没有任何概念的状态,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“知”在。
2)有念时,思维以脑电波的形式向十方发射,是一个发射状态,念与念之间的无念是全波的接收状态
3)我们的眼睛接收的是光波,耳接收的是声波,鼻接收的是气味波,舌接收的是通过神经线的有线波,身接收的是物体的辐射波,也就是说,我们与外界是以波的形式打交道
4)我的概念、认为、思想都是“有”,这些“有”来源于“没有”,都是在没有概念处产生概念、没有认为的地方产生认为、没有想法的地方产生思想,而“我”就成了概念、认为、思想的体验者,感觉自己就是概念、就是认为、就是思想,忘却了产生的地方,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,是个空。当你把认识问题的识放在空上时,你很自然就成了观察者或旁观者,你对所出现的问题就一目了然。在有的层面,要作观察者,不作体验者。观察者在空,体验者是有,观察者似有非有。
5)因为它是空,什么都没有,所以没人去研究它,正因为它是空,它才能包容一切的有,它才是个全息。
6)有是有限的,明白这个理就可以用自己的有限开发自己的无限。当你真的把自己的意识放在空上时,你会同时意识到空中的一切有,那时你会感觉到你是一切、一切是你的状态,你也会感觉到你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,你也会感觉到你像佛一样不生不灭,你也会感觉到你像神一样了知一切,而无一所知。你充满整个空间,而不占有空间。
7)在空的层面,我们要作一个体验者,体验空,空涵一切
8)人们怕空,怕无意义,就拼命地争取个什么东西
9)去掉欲望心,归于空性,就能从各种痛苦中解脱出来。
10)诵经、持咒、念佛本是让人自净其意、降服其心,却成了积累功德的工具。殊不知什么是功德,那样仅仅是放下世间的欲望,提起积累功德的欲望,只是把自己的欲望改变了一下方向而已,而欲望本身一点没少。这是当今学佛人的现状。
11)从“有”过渡到“空”
12)一个完整的生命它具备两种状态,即“有”的状态和“空”的状态,由于我们长期以来都住在“有”这种状态里,对于“空”一无所知。
所谓的修行就是让人们从有的状态“过渡”到空的状态。人们一旦了知了这个“空”、认识这个“空”、知道这个“空”,那么觉知空有的“觉知”就会显露无遗,心中自然明了。觉知空性本自具足,非修、非证、非悟,本然现成。
13)其实,每一个念头的起处和落处,皆是真如,皆是空。所有的念、所有的法,都来源于这个空、灭于空。念与念之间、佛号与佛号之间的空是个本然(本来存在),非修非证能所得,只要你想得就有失去得的可能,放下“有”,自然显现出的就是本然的“空”。
14)念与念之间
15)古德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自性、空性,什么是清净心,他们说“前念已灭、后念未起’之间’”,又说“夜夜抱佛眠,朝朝还共起”。这些都是在说我们现在所说的念与念“之间”、思维与思维“之间”或佛号与佛号“之间”。就是这个“之间”,因为简单得无需人们意识冥想、无需任何造作,人们无法相信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真理,感到难以置信,所以佛说这是难信之法。不是“得”不到,是你不容易相信。
这个念与念“之间”,从没有生灭、不增不减、不垢不净,没有次第、没有高低,没有对错、没有善恶,不是修来的、不是学来的、不是证得的、不是谁教的,“它”是本然存在的。我们只是回过头来认识一下,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“之间”,时时清净湛然地“照亮”着我们。谁知道这个“之间”就是清净心,谁就是明心,就有明确的修行方向了。谁达到这个“之间”的清净状态,谁就是见性,就能离开盲修瞎练的行列。
16)如能真地“契入”这个“之间”,很自然地自己成为这个“之间”的状态,你会觉得自己无始无终,无头无尾,你所想到的一切都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,遍一切处。
17)因有“我”,便产生了我要,欲望从此升起。欲望覆盖住了自己的本来面目,从此进入无明。以物欲为源动力,展开你争我夺、尔虞我诈的竞争局面。那么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呢?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本来,请把你那诸多的概念真正地放下,看看会出现怎样的状态?
18)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状态,就是我们的本来,就是没有任何概念的“真心”,在佛教界给了它诸多名称:自性、空性、实相、真如、觉性、心等等。
19)没有这些概念,“我”也就不存在了,只剩下一个清清净净、空空荡荡的“本来”,因为“本来”没有任何概念,所以被称之为空性。
20)本来只是一个“什么都没有”,站在本来上看待一切的有,处理一切的有,就不会被粘着。当做事时就会一心做事,没有以前的胡思乱想,事过之后在思想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,不住任何事,也不被任何事牵引。心中没有对和错,就不会被对和错所束缚;心中没有善恶,就不会被善恶所束缚;心中没概念,就不会被概念所束缚。没有这些束缚,就是一个自由人,就是一个解脱者。
21)一个自由人是心的自由,身在这个世间,就必须按照世间的游戏规则行事,在行为上有三个方面必须遵守:一是法律,二是有关的规章制度,三是所在地的风俗习惯。
22)如如不动,于事不染。
23)愚仁:对,万缘放下了,什么也没有了,他这一放下之后呢,大脑停止思维,没有思维活动了。
24)作为一个人来说,根本的地方就是食欲和淫欲。食欲已经是没法满足了,没人给他送饭,他知道不行了,但是他的淫欲心还没有去掉,所以他的淫欲心化现出来几个魔女,就是书上说的那个魔女来扰乱他。
25)这个时候他没我了,彻底放下了就没我了。有我的时候有我的思维,没我的时候没我的思维。没我的时候就不会向外发射脑电波,没有脑电波的发射,他就是全然的接收。
26)行者:能够接收什么?
愚仁:全面接收周围的一切信息。
行者:也就是说全面接收宇宙的信息?
愚仁:是的。他接收宇宙的信息了
27)行者:念头动了之后又恢复到平静了。
愚仁:又恢复到平静了。恢复到平静之后,他又第二次看见的满天星星。当他又看到满天星星的时候,在他的思维里,就产生了一个念头:我又看见星星了,我又看见满天星辰了。这个念一生起,他没从这个境界里出来,他可以在这个境界里继续思维:“我怎么看见的?刚才我看见
了,现在我又看见了。我怎么看见的?”当他问自己怎么看见满天星星的时候,他发现他自己在高空,而不是在地上坐着。他发现自己在高空的时候,他就不由自主地想找他的肉体。他低头向下看,他还看见那棵树了,树底下,他自己在那个草窝里蜷着,还在那儿睡着觉呢。
他看着他自己在那儿蜷着,他看见那棵树,他在树底下,他又感觉他在虚空飘着,看着满天星。这个时候他又在这个境界里起了个念:我怎么在虚空?树底下那个我,和这个在虚空的我,是不是一个我?虚空中的这个我是什么样?他想看看自己什么样。当他回过神来想看看自己什么
样的时候,自己感觉自己在膨胀,很迅速地在膨胀。他就感觉这个膨胀、这个过程中还没来得及怎么着呢,他这个向外膨胀,膨胀到一定大的时候他突然间膨胀出去了,就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就出去了。
28)行者:所谓的尽虚空遍法界?
愚仁:是的。这时候他想要找自己的模样,根本找不到,没有眼界,也没有意识界。这时候他就出来了,他想找自己身体的边,怎么也找不到个边。
行者:无边无际?
愚仁:无边无际,上哪儿找他也找不到身体。可他却又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。不知道自己什么样,无形无相。
29)愚仁:对,有意识但没有意识界。一直向外走,意识到什么地方都可以。这个时候他用他的意识找他的身体,他的意识不管意识得再远,也没这个界限。用眼看,看看自己,看出去了很远,他不管看到哪个地方都是他自己身内,他没看到他的身外。所以他那种身,所谓的他看到的身,他叫心,心外无法。没有眼界没有意识界就在这里已经证到了。他圆融一切,他感知虚空,虚空是他;感知宇宙,宇宙是他;感知自然界,自然界是他。一切皆是他。所以这个时候,他突然间意识到“我现在已经证道”。苦苦追求了多少年的道,他现在已经证实了。他突然间心生欢喜:啊,这就是道,这就是法身。他这一确定下来他已经证道,他心生欢喜的时候,突然间他又回到现实中来了。
30)再进一步的话,那就空空荡荡什么也没了,那就是楞严经五十阴魔最后说的那个“湛然”。
31)当感觉你是这个整体的时候,那就叫一真法界。当越过这个一真法界,连这个一真法界都没有、这个整体都没有,你是什么?什么都没有,那就是根本。
32)你演化一遍,你就知道他的过程了。
33)愚仁:既然放下就能够证道,如果不放下,不去放下,能不能证道?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是发现了这个事,并不是说是他发明了,只能说他发现。之所以我说了个发现,就是因为他能发现,我们也能发现,这是个规律。
34)怎么能发现?按照释迦牟尼佛那个过程就是把一切都放下了,就可以发现,发现了什么呢?发现了什么都没有
35)有个“想”,有个“无想”,有个“念”,有个“无念”,一反一正是个运行规律的话,带着“有”证不到“没有”,放下“有”就是个“没有”,那就能证道。
36)我们日常生活中,我们生活在“有”里,不知道“没有”的存在
37)像我们说话,一句话有几个音符,这几个音符连接起来就是一句话。那么所谓的几个音符就是:第一个音符必须断开,第二个音符才能说出来。第二个音符必须断开,第三个音符才能说出来。就这样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往外表达,那么音符与音符之间肯定有个没有音符的地方,那就是“无声”。把音符叫做“有声”的话,那么“有声”“无声”、“有声”“无声”的相互交替就是语言。相同的道理放到思想上呢?“有念”“无念”、“有想”“无想”的相互交替就形成思维,没有这个“无念”你无法思维,没有思维就没有这个文明社会,所以说那个“无念”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。
38)因为我们长期处在这个“有”里,认为有念、有行为、有想法才是自己,不认为那个“无念”是自己,所以才迷了,才生活在迷里。如果反过来,自己经常地住在这个“无念”中,那个“无念”、那个空空荡荡是自己,站在“空空荡荡”这个角度上,来看这个世界上一切的“有”,那不就成了明白人了?那还用再修吗?真真正正明白这个理了,如果说有个“修”的话,也是很好修,很方便,也不是那么难。所以所谓的“不好修”是自己那些概念、认为你放不下。你放下了当下就是,放下了立马就是。
39)行者:禅宗祖师不允许弟子多读文章、多读知见?
愚仁:是的,他怕知见立起来了。
行者:也就是说把这些法执、这些知见也都要放下。
愚仁:是的。就像我在这里组织闭关一样。学佛三年以上、两年以上的,说实话,他们证悟的
可能性不大,就是因为他立起来的佛教的知见太多。
40)愚仁:有学佛的倾向,也就是愿望,想学佛,但是佛学知识贫乏的人,很容易进入空性。把他
关到关房里几天就行,只要把这个道理说给他,他几天就能证道。学佛三年以上的,特别是十
年、二十年这样的,很难做到。
行者:这么说的话,很多老修行就麻烦了?
愚仁:也不是麻烦,说这个话的目的是,提醒他们知道学了这一二十年佛,都是给自己立下了
一些概念,他把这些概念一放下,他立马就是。
41)行者:如何理解空性?
愚仁:刚出生的婴儿,他的心理是什么样的状态?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。
42)为什么佛家很讲究空性,佛祖在哪篇文章里也讲空性,他变个名字也说,说它觉性、真如、实相,都是说的空性这一个事。
43)当我们在婴儿的状态时,什么想都没有,什么念都没有。我们现在的认识能力增强了、提高了,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,把大脑装满了
44)它本来就在那里放着,本来它就没动过,本来它就是清净的,只是回过头来认识它一下
45)你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有
46)愚仁:如果你什么念也不动了,你就是一切,你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有。
47)行者:我还是不认识空性呢?
愚仁:阿弥陀佛是一句佛号,前一句佛号灭了,后一句佛号还没起,佛号与佛号之间那个什么也没有,它无形无相,佛号是从这里升起,然后又落入这个什么也没有里,这个“什么也没有”,它在这里从来不动,你能想办法让它灭掉吗?
48)愚仁:在它上面你什么都可以想,善的、恶的——既然它是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它就是那个本来。所有的一切都从这里升起,又回到这里灭掉。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了,为什么不认识它呢?
行者:就这么简单?
愚仁:是的,就这么简单,你想复杂都不可能。真正明白了就不可能把它变复杂。只有不明白的人才把它越搞越复杂。
49)我是一切,一切是我。这就是“我”的本来面目。
50)愚仁:让波浪回归大海,让念回归空性,还“我”本来面目。
51)我是那个没有,我遍一切处,我是一切。我之尊贵,可见一斑。
52)行者:那佛法到底指的是什么呢?
愚仁:降伏自己的心,制心的方法就是佛法,让自己的心不动就是佛法,心无挂碍就是佛法。
53)愚仁:是的。正邪以什么为标准?就是以一心为标准!只要让你降伏其心、自净其意的,都是正法。拿着邪法来降伏你的心、净你的意,只要把你的心能稳住不动,那么邪法也是正法。你修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个最高境界的法,而没有降服自己的心、自净自己的意,那么这个法就是邪法!所谓的法,是指自己降伏自己的心。这是正邪的分别。
54)愚仁:但是那些苦行的人不承认他在逃避,他以为他行的是正法。本来是降伏其心,他们成降伏其身了,拿自己的身体在那受罪呢。弄了个腰痛胳膊痛,坐了一身的毛病出来了,还夸夸其谈“我在哪个山上呆了三年”。
55)愚仁:这个说法是对的。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是证悟了,心如如不动。他老人家叫你站在如如不动的心上,去处理世间一切的有。
56)行者:佛法和全息理论有关联吗?
愚仁:我们看佛经,经常有这样的语句“一微尘含三千大千世界”,这是什么意思?就是说一微尘里含着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,这就是“全息”。
57)愚仁:我们都知道有个克隆技术,取下人体的一个细胞,就可以培养出和你一样的人来,因为你的细胞含着你身上一切的有,它一样不缺的都可以培养出来。这个细胞含着身体所有的信息,它是个全息,称作全息理论。佛家说的空性,也是个全息。我们这些人都五、六十公斤重,哪个都比微尘大得多,没有一个是全息的,这是为什么呢?只因为我们的概念太多,角度太强,欲望太盛。这些东西把我们能生万法的空性覆盖得严严的,而不自知。学佛就是打破那些固有的概念,发现自己的角度,站在没有角度的角度上,让欲望降到最低限度,使自己的心处在一个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的“状态”。因为没有(空)含着一切的有,这时如果有个觉的话,你就会感觉你就是一切,这就是空生万有。
58)愚仁:因为全世界的所有生命,动的、不动的,有形的、无形的,它们都来自于空性。空性是一个整体,谁也没有离开过这个整体,这个整体含着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信息。不管是谁,只要他放下自己的概念、角度和认为,它就回到了“本来没离开过”的这个整体,它就是这个整体。如果你已经知道你就是整体,此时,你想谁你就是谁。想起释迦佛时,当时你的感觉你就是释迦佛;当你想起你家的小狗时,你的感觉你就是小狗;当你看到张三时,你就变成了张三
59)愚仁:是的,不管你是哪个佛再来,你都是在小看自己。当放下你的概念和角度时你就是整体,你就是一切,整体和一切含着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佛,只因这个整体是个全息,它含着所有的一切信息。
60)愚仁:你自己是个全息,只是你自己不知道,当你放下这一切的时候,你感觉你自己是什么?这里不再是信息的发射源,这里是信息真空,就像把一个容器里的空气抽出来了一样,外面所有的空气都压在这一个容器上。当你的大脑是信息真空的时候,整个宇宙的信息都压到你这里了,你不可能不知道,只是你的信息满了,信息进不来了,你才不知道。所以佛家要求你空、空、空,一直要求你空,真正空出来了,你是全息,你知道一切,空无二空,所有的万物、大千世界,都在一个空里,不可能没有信息,只是定向摘取就是了。我想张三了,我把张三的信
息拿来,我看完了张三的信息之后,我就空出来了,我又想起李四来了,我把李四的信息拿来,仅此而已。这不是什么功能,人人都会,人人都行,之所以不行就是因为你的认为、概念太多,把你的功能覆盖了而已,不要把它搞得这么神秘。
61)他说的这个神通,举个例子,一个大海,能产生千百万亿个波浪,有你的波浪,有我的波浪,有芸芸众生的波浪。你如果站在波浪上,你看到的是芸芸众生,你看到的是你周围的这个社会,属于你的那个波浪平息下来的时候,不再是个波浪了,你认为你是什么?你是水,你是大海。你那个波浪平息下来了,就算你不想当大海,你自己都当不了家,你必须是大海。当你是大海、是水的时候,所有的波浪都是水做的,所有的波浪都是大海兴起的,你兴起的这些波浪,你不了解哪个波浪?你是大海,你知道大海的一切,这难道说是功能么?难道说是神通么?本来就该这样,为什么非要叫它个神通?说神通这两个字本身就已经偏了。
62)愚仁:为什么要叫它个神通,本来就该这样!
63)愚仁:你想想一个人清净出来了,把你的大脑空出来,没有自我的思维概念,在自己的清净心里,在自己的空性里,你能捕捉到宇宙所有的信息,捕捉到你自己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信息,捕捉到他人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信息。你上外国去了,你看见一个外国人,只要看见他了,你就可以捕捉到他的现在、过去和未来。在你的空性里,这一切都有。因为整个宇宙有生灭的东西都是一个空性。只要你悟到自己的空性,契入到自己的空性,你就契入到千百万亿生命的空性,契入到宇宙一切的空性里了,让自己成为这个空性,成为这个空性后,宇宙有生灭的东西同时展现在你跟前,给你的感觉就是你是整个自然界,你是宇宙一切。你可以从空性中提取信息,说出来的话入木三分,这样会给别人一种思维深刻的感觉。然后他们再一想,这个人是学佛的,有特异功能,他们给你挂上了个东西,叫神通。这叫神通吗?本来就该这样,自自然
然的,人人都会。谁没有识?谁没有知?谁没有空性?你和佛祖比比有什么两样?大家互相比比有什么两样?就是你执著于漂亮,他执著于英俊,这个执著于财,那个执著于权,让这些执著把自己的功能给泯灭了而已。
64)你所感受的这一切都是你所接收的光波。
65)愚仁:对呀,那不都是声波吗?你闻到的呢?就应该是气味波。你到太阳下面就热,你到凉水里面就凉,你所感受到的这些是什么呀?不都是辐射波吗?辐射波的传播也是波。那么人的“想”呢?就是脑电波。所以说“色受想”完全与波打交道。
66)行者:也就是说万物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,是吗?
愚仁:是的。话说回来了,在这个虚空中的一切,哪个不是在以波的形式传播?既然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了,那么这个空当中有北极的波,有南极的波,有银河系的波,有大海的波,有高山的波,当你清净的时候你就变成了一个接收波的接收器,通过你的大脑在你的松果体上呈现出像来,你就是能看见。当你定向在张三身上时,你就能看到张三在干什么,只要你清净下来就行。你清净下来还需要这些“观”吗?清净下来是什么样?当你有思维的时候,你是向外发射脑电波。当你清净下来的时候呢?你就是接收器,就能接收这一切的波。同时接收所有的波时,你就感觉到你就是一切。
67)人体有个生物场,人体的生物场极其庞大,在思考问题的时候,大脑神经组放电形成脑电波,这种脑电波会沿着自己的生物场向十方辐射,这种波被称为生物波。
68)愚仁:清净的人不乱发射脑电波,他的生物场是有序的。不清净的人不停地向十方发射,他的场是无序的。
行者:无序有什么坏处?
愚仁:这样的无序最先受害的就是自己,这样的生物场首先会导致自己身体的无序,因为胡思乱想多了就会有情绪,情绪就会引起疾病。
69)愚仁:从长波到短波,从远红外线到紫外线,人体都能接收到,如: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我们都能感知;地球内部,太阳内部也有大量的信息发出,我们也能感知;他人身体内部的情况,人的脑电波和大型动物的脑电波等。只要我们没有自己的固定角度和概念就可以感知。当我们同时感知这些信息内容时,我们就会感觉到,我们是宇宙,我们是一切,我们是全息。但是这个
“一切”,这个“全息”,它还有个载体“空性”,没有空性,全息不成立。
70)愚仁:我们人与外界都是以波的形式打交道
71)如是本来,意思是如如不动的心,从来就没动、没变过,也从来没离开过。不管你怎样折腾也跳不出自己的本来,之所以不认识它,就是因为我们那个牢固的角度放不下,一旦放下就是本来。本来的表现是空空荡荡、什么都没有,是空性,所以如来殿是空的,不塑像、没画面,只是一间空屋,干干净净的空屋。
72)无论外境怎样,它从来都是如如不动的,那不就是我们的本性吗?我们经常迷失在概念、情绪里,供尊佛,一抬头看见它,就马上意识到如如不动才是我本来的样子,这些起伏只是它的用而已。
73)愚仁:既然知道自心是佛,那么真佛在哪里不是一目了然了吗?
74)如果没有六识,会是什么状态?空空荡荡,什么也没有
75)愚仁:我没别的方法,只有一个知道,当自己有杂念的时候,知道就可以了。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方法,用佛号代替念,持咒代替念,打手印、身印代替念,不管哪个方法,出现的念降伏它就可以。
76)来源于没有,来源于空,空即是一切有的载体,你不管前多少世,它总是有个载体,回过头来看看这个载体就是了。
77)因为你的忏悔心是以一种脑电波的形式存在,被医学上称为能量波,既然是电波形式的,它就会向外发射,对方也是以波的形式存在,当你做定向忏悔的时候,你发出的波就会与它的波相融合。这个世界是个信息世界,在这个“有”的世界里,你留不住任何东西。说一句话,这句话说完了就没有了,我再重新说一次,这是重新说的,而刚才的那句永远没有了,所以这个世间的一切事都是这样。而在那个“空”里连时间都没有,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,既然它什么也没有,它能消失吗?所以“有”这边随来随消失,“无”那边永远不会消失。如果清清净净地接近你那个“空”,你的一个忏悔就可以把你的不良心理忏悔掉,所以心很清净就可以接通其它维次,你清净到什么维次你就与什么维次接通。当你清净到极点了就会圆融一切。
78)就是让人停止思维活动,带着现在的认识能力,让自己处在没有想的状态里
79)因为没有想,它是个空,因为它是个空,它含着这个宇宙的一切有,这个空就是个全息。
80)那个什么都没有里含着一切的有。
81)进入自己的空性,通过自己的空性再到其他空间里去,是很方便的事。因为所有的维次都在有这个范畴里,空性在没有这个范畴里,只要进入这个没有,通过这个没有可以任意到有里去。
82)那个没有才是真正的自己。
83)认识自己的空性,我认为那叫见性,那叫成佛。
84)愚仁:二元对立都没有的话是什么状态?那是全然的体验。之所以没法体验,是因为你有二元对立,当你没有二元对立的时候,你就是全然体验的时候。
85)愚仁:整个宇宙的主题就是一个清净,离开地球、离开这个人世间是一片寂静,什么都没有,我们的心要像宇宙那样寂静下来,那就是符合自然,符合大道。
86)如果这个寂静也看成是动的,而且它动的速度超过光速,我们根本发现不了它动,如果这个动的速度慢下来,低于光速,它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物质形式。
87)愚仁:我们本来就是。为什么遗忘,那不是宇宙赋予你的,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欲望,欲望占了个主流,欲望把它覆盖了。
88)我们做了个梦,每个人都会做梦,梦见了山、水、张三,甚至我们不认识的人、事、物,梦里的一切是做梦的人臆造出来的,你做的梦,你梦中的山不是你是谁?你梦中的水不是你是谁?你梦中的强盗不是你是谁?用梦中的强盗拿起梦中的石头砸死梦中的你,睡觉的你醒了,梦中的一切自然界都是你造出来的,不是你是谁?我们的空性做了一个人世间的梦。你我都是它的梦,它就是个主宰,应该把它理解成空性,而不是理解成一个其他的高级生命。
89)愚仁:整个佛教的修行过程,就是降服其心,自净其意。
90)愚仁:任何方式,若为了方便收摄自心,向内降服自己的,都是正确的修行方法。若为了其它外在的目的,比如能得多少功德、能修多少福报等,不论采用持咒、念经、打坐、布施等任何形式,都不是佛教正确的修行方法。
91)行者:很多密教都要求五加行,做加行的时候上师都对弟子们说有多少多少功德呀?
愚仁:那是方便引入。开始说没利益,初机人不肯入。任何一个正信的上师,一定会最后带你到降服其心的路上的。密教最后的正行,都是无相的,与禅一样,只为降服其心。
92)愚仁:只有回归降服自心这个方向,念念指向自心,法法收摄自我,才是佛教正确的修行方向。
93)如果你念着咒语、念着佛号,你永远到不了那个无念,除非念着念着圣号脱落、咒语脱落,那也是等到脱落了之后你才到达无念。
94)如果心上不压上任何东西的话,这个心是什么样?不放上这些胡思乱想的杂念,不放上这些高深的佛学理论,也不放上这些咒语、这些行为,这些都不放,只是一个心,这个心什么样?这个心就成为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,空空荡荡不生不灭,空空荡荡不垢不净,空空荡荡不增也不减,就是一个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。
95)你的心只要无所染,没有佛法的道理,没有世间的这一切琐事,它就是一个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,你的心清净出来就是了,不再想就是了。
96)愚仁:是的,没必要再想三想四,就像是现在这句话说完了,不要再想这句话了,把它空荡出来,过后不留痕。不是我不承认这件事是我做的,而是过后不留痕迹,仍然是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。
97)理解了,你什么法门都不学了,直接把自己的心清净出来。立了这些法,就是因为你不懂这个理,去念佛、去念咒、去打坐、去持印。元音老人的话“当下即是”,你信吗?不信,你就学法去。真是这样,“大道至简至易”,听说过这句话吗?
行者:听说过“大道不过三两句,说破不值半文钱,万两黄金买不到,十字路口有因缘”。
98)愚仁:其实这也说多了。大道至简至易,什么叫至简?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,就叫至简。什么叫至易?容易到不能再容易了,叫至易。简单到不能再简单,容易到不能再容易,那是什么?心无染着就是。就这么简单,就害怕你接受不了。心无染着,正正常常过日子了,哪有愁事啊?哪有烦恼事啊?你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烦恼,烦恼什么?心无染着,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对,什么叫错,哪有对错之分?真是那么简单。人们想复杂化,想找个法,想有所依,这样下去离道越来越远。学佛的就不如人家那些什么都不在乎的人,他们反而是个榜样,他们就是不懂这个道理而已。要是懂这个道理,人家马上就是,一点就醒。所以,你为了求法南边到海南岛,北边到黑龙江,西边到西藏,东边到东海,从这方面讲你对法的执著就可想而知,放下这些东西,当下就是。带着欲望,苦海无边;去掉欲望,回头是岸。既然知道回头是岸了,何必再回
头?连头都不回,自己就在岸上站着。所以这一切都是心想的,你想着到海南学法去,打禅七去,你想去上海坐禅去,你想来泰山闭关,这不都是你自己的心想的吗?你的心有这个执著,有这个攀缘,所以你的心清净不下来。你的心要是没这些攀缘了呢?那是个什么心?世间的事,
这么大年纪了应该都放下了,这个佛法要是再放下呢,你的心会是什么样?清清净净明明了了什么都没有,那个什么也没有不就是吗?不明白还好,明白了之后自己不打自己才怪呢!转了这么个大圈子。
99)行者:迷与悟怎样分别?
愚仁:站在有上说有说空都是迷,站在空上说有就是悟。
100)只是你著在这一面上不知道那一面的存在。因为一个“有”把另一面覆盖了。因为那边什么也没有,你意识不到。你动意识就是个有,动心就是个有。们的两种状态,空的状态和有的状态,一切的有都是从这个空的状态里产生的。
101)愚仁:因为我们著在有里时间太长了,一时半会回不到空里来,人一般住在有这个层面上,念与念之间这个空是个没有,我们拿着有当自己,不拿着那个没有当自己,恰恰是这个没有才是真正的自己。你的一切想法、一切语言都是从这个没有上生起来的。
102)愚仁:我们生活在有这个层面上已经习惯了,不习惯这个没有。
103)体验那个没有。在世间这个知是个观察者,观察这一切有,这时这个知肯定是在没有这个层面上
104)你什么时候离开过自己的那个没有,离开过空性?可以说一刻都没离开过,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。到了出世间,要体验自己那个没有,念与念之间,就是这么回事。
105)愚仁:佛的确是有,佛字翻译到中国语言叫觉,谁没有觉?看到自己的觉性就是见佛。之所以不见,是因为世人被自己的知见和认为所覆盖。
愚仁:随缘而应,过后不留,没我的事。
107)学着在风暴中看着自己不动心。
108)只要还有一点私欲,就不可能到,必须去干净自己的欲望。
109)愚仁:“思维”是个工具。你要是知道你是水,知道你是大海,你不会害怕波浪。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本性了,你就不会害怕思维。
110)那个“没有”、那个“空”不是思维出来的。
111)愚仁:你只要有一个法可修,你就达不到无心这个地方,原因是有个“有”在,有个修行的人和可修的法。
112)行者:都说证道特别难,只有上上根基的人才能证道,是吗?
愚仁:我自己的认为,每个人都可以修道、都可以证道。每一个人都可以,包括傻瓜在内。只要你和他说清楚,他有那个认识问题的能力,他能认识到这些理,就可以。所谓的不能证道就是没和他说清楚,或者他有他的知见在那里挡着路,你和他说不清楚。
113)应该说是他照常是个佛,他可以。只是他自己的知见把自己挡住了而已。当他一旦突破自己的知见,很快他就是,很快他就能证道。
114)愚仁:所以大部分人不适合坐禅,不适合闭关。适合什么呢?适合在这儿聊天。通过聊天理解这个理,理解释迦牟尼佛留下的这个理。一旦这个理上了解了,你再去闭关很容易,应该是几天的事。
115)当自己处于一种无念的状态,呼吸也脱落了。这个时候你再感觉呼吸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你自己没有呼吸,此时只要心不动,很快就会处在无我状态。
116)除了明明了了的知别无它物,这种状态就是你那颗没被任何概念、任何认为、任何想法所覆盖的、原本的那个自心相,那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117)也就是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间,这个之间是什么?前念的后头,后念的前头就是这个之间,观这个之间是观什么?直接观的空,没拐弯,直接观念与念之间那个空。闭关的时候要做的就是知道自己有念、知道自己无念,知道就行。知道自己有念,当知道自己有念的时候念就会消失,消失的瞬间就是那个没有,当你无念了,你知道你没念,念与念之间就是个无念,你知道那里是无念。
118)当你知道自己有念的时候,不要跟着念的内容,跟着念走就把“知”放到念的内容上了。
119)念佛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
120)“阿弥陀佛”、“阿弥陀佛”,这两声佛号之间是什么?念佛的时候是你,那个之间是谁?难道不是自己吗?如果那个之间是自己的话,你什么时候拿着这个之间当自己过?从来没有,只是著在有上,认为有才是我,那个没有不是我!念佛是为了让自己清净下来,其他杂念没有,清净到什么程度呢?清净到佛号与佛号之间那种状态,清净到与那个佛号与佛号之间合二为一了,这是念佛的目的。
121)慢慢地延长,一片寂静,什么念都没了,这时候放到自己身上,我就是这个一片寂静,我就是这个什么都没有,当你真正感觉这一片寂静就是我的时候,这时候承认下来,接受下来,念佛到此结束。你很自然地进入一种常乐我净的状态,那才是极乐世界,不要到一百万声佛号之外去找这个极乐世界去,极乐世界就在当下。
122)畜生界,没有这个认识能力,没法修。只有在人世间,苦多乐少,想得到点快乐,才有个修行。
123)净土宗中埋着一个很大的秘密,极乐世界好到什么程度呢?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,想要风就给风,想下雨就下雨。换句话说,就是没有达不到的欲望。那么什么欲望都给你实现了,你还要什么欲望呢?剩下的就是什么欲望都没有了。当没有欲望了不就是了吗?换句话说,放下欲望立马就是。这就是净土宗里面不公开的秘密。实际上净土宗是个显宗,它这个东西埋得很深,各位大德都没说出来。密宗是即身就能成佛,禅宗更进一步说:你本来就是佛。
124)真正的道是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,只是个灵知
125)愚仁:是。人也一样有两面,你现在是有形有相有思维有作为,想想另一面什么样?那就是无形无相无思维。没有思维是什么样?这句是关键,没有思维就是自己的另一面,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?
126)愚仁:了解自己的另一面(空性),没被污染的心,它是个全息。
127)愚仁:在关房里只做一件事就行,知道自己有念,知道自己无念,知道就行。有念起来,只是自自然然地知道它,念的内容就会自动中断,中断的那一瞬间就是那个什么都没有,也就是佛法里说的本来、自性、本性、真如。在这个状态里“待着”,一会又起念了,还是知道它,念又自动中断,在这个状态里“多待一段时间”,自自然然地感觉到你就是那个什么都没有,闭关就结束了。
128)在什么也没有的状态里,仍然有个知在,这个知是一个本然的知。
129)愚仁:闭关期间可能会出现四种现象:(1)烦燥;(2)头痛;(3)身体痛。以上三种现象是三个极限,烦或痛的时候不要去控制它,忍一忍,烦燥到极限,痛到极限后会自然脱落。(4)幻化:眼睛能看见以前看不见的东西,那个关房可能会变成大海、森林、你周围的自然界,迷信的人可能看见天堂地狱等,爱科学的可能看见宇宙、银河系和各种原子结构。当看到地狱、虎狼等场面时也别怕,知道那是假的就行。很多人出现幻化时会认为自己修成了,会停留在这,实际都是幻觉,知道就行,不用管它,只是“回头”认识下观者是谁。
以上四种现象过去之后,会进入湛然无为、一片空白、空空荡荡、什么都没有(空性),在这种状态里待一段时间之后会感觉身体也没了,这时心别动,不然就会从这个状态里出来了。
百分之二十的人这四种现象都会有。百分之二十的人哪种现象都没有,没有任何障碍直接一步到位。百分之六十的人会出现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。了解这些就可以了,不要追求任何东西,一追求就是欲望,有了欲望闭关无益。成为那个什么都没有时,肉体就变成了你的用,念是自己的工具,起心动念就是你的用。进关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些理,否则进关没有意义。
130)发现没有被任何杂念污染的“心”,即为菩提心,也是正觉。
131)给你的感觉,你就是空,你就是没有,这时就应该承担下来,这就是自己没被任何概念、认为所染的本来面目。
132)第三种是心定身不定,身体该干嘛干嘛,心不动,这叫楞严大定。
133)处于一种清净无为状态。
134)力量还是来自自己的清净心。我们现在都叫“睁眼瞎”,天天睁着俩眼看着它,不知道。
135)愚仁:看电影时,我们所对着的那个屏幕什么都没有,明白一切都是从这个屏幕里展现出来的东西,你就知道这个世界是虚幻的,知道了这个道理,你就保持这种状态,那么一切就都展现出来了,哪怕是极其微细的也能在这个什么也没有的屏幕里展现出来。任务就是保持那个什么都没有,但是没有保持的心。
136)愚仁: 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。只是这个理明白了之后那个怕就减少一大半了。
137)进入那个湛然无为的状态,这时接受下来,这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,再以后只是改变习气而已。
138)你的身体睡了,你的知没睡觉。知没睡,一晚上你都知道外面有什么动静,自己有什么想法,做了个什么梦,你都很清楚。
139)我再说说这样的睡觉方式,在人类还没学会盖房子、没有进屋睡觉之前,都是在树杈、山洞里睡觉,他的安全性等于零,来个狼来个毒蛇,他就有危险,他只好神识离开身体,悬到高空中,俯瞰着整个大地,观察着身体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信息,只要有对他产生威胁的情况,他的神识下来接着就跑了。我们的祖先都有这个功能,他那个知从来没睡过觉,看着自己的肉体睡觉。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祖先,没这个功能的话,就被其他动物消灭了,就没有我们,之所以有我们存在,就说明我们的祖先都有这个功能。既然这样,你现在也有这个功能,你身体睡觉了,你的知离开你的身体了,到高空看着去了,你还会透视呢,你在三十层顶上看着你在一楼睡觉,透过很多层楼,你也能看见,如果每天这样练习的话,我认为不超过一个月你就有可能契入空性。
140)愚仁:做梦是自己有念,一般的念是逻辑思维,是按照理性去想,很少不按逻辑去想,这时逻辑思维变成了图像思维,人有这两套思维模式,图像思维是自己的一种功能,一般的人如果看着自己的念起念落,很容易把自己的图像思维提出来,现在我们一般是拿这个图像思维做梦去了,没用处。这个图像思维是干什么用的呢?你看到这个场面了,当你知道这个场面的时候,你已经以脑电波的形式发射出去了,如果有人和我有缘的话,他已经接收到我在什么场合下干了一个什么样的事,这是一种信息,把外来的信息接收来,通过大脑神经影响你的松果体,在
你的松果体上显出像来,但是不要执著这个功能。
141)行者:别人打坐静心中都有这境界那境界,我没有,是不是说明我境界不够?
愚仁:只要心清净就会有一部分人出现各种境界,大概分几类:一类是什么境界也没有,直接契入空性,在契入空性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障碍;第二类人有部分障碍,如烦恼障、全身疼痛障、头痛障、幻化障等,这类人只有其中的一两样障碍;第三类人上述所有的障碍都有,需要
一个一个地破掉才行,幻化障是最难破的,因为幻的内容太多,如幻视(能看到天上、地下、海洋等一切地方的情境,其中包括极乐世界),幻听(能听到佛、菩萨的开示,也能听到天人的对话及天乐、虚空中的佛号,也能听到地狱的苦难声),幻触(能感觉到仙人的接触、触摸等),也能知道佛、菩萨身上的温度,也能感受它们对你的加持力,还能感受到所谓的冤亲债主对你的加害),幻想(出现很多没有实际意义的想法),在极为清净时的幻,就像现实一样真实,再加上“大师”们的肯定,就很难破掉啦,最后把人领到了精神分裂症上去了。没有任何境界是你的福气,不是境界不够。
142)心就像大海一样,色受想行识就像大海上的波浪一样,谁都离不开谁,色受想行识是你自己的功能,别想着把它去掉,只要不在这上面住着就行。住在大海上,大海含包一切,你也含包一切
143)愚仁:要先明白这个理,有念头是你的心在有这个层面上,只是看着自己的念头起、落,让你看着自己念头的目的,是让你认识自己没有的那个层面,念与念之间是个没有,没有那个没有念的层面,你的念无法进行。念起、念落,有念、无念这样交替才是思维,如果没有那个没有的话,你没法思维,体验一下那个没有念的状态是什么状态,那个没有念的状态就是本来。人活在有里,有是一种现象,一个在平平静静什么也没有的状态下起的一个波浪而已。让你静心就是让你体验自己那个没有,经历自己那个没有,并不是说念是个坏东西。
144)行者:静心时什么时间、向着什么方位最好?
愚仁:静心是降伏其心,降伏其心没有方向,没有时间,没有地点。
145)念是从那个什么也没有里生出来的
146)愚仁:就是个知道
147)愚仁:你知道那里在唱歌,你的心跑到唱歌的内容上去了,如果光知道他在唱歌,唱歌的声音就慢慢地远离,越来越远,甚至你不注意的话就听不到了,这是站在知上。如果站在“他唱的什么歌的内容”上的话,这个知就跟着外面的境界流浪去了,你知道你自己有个“没有”的东西,有个不变的东西、固定的东西,这个知放在你这个固定的东西上、这个不变的东西上,那不是等于游子回家了吗?
148)我是那个没有,我只是这个知才行。
149)愚仁:这个现象通过物理学可以解释。导体在磁场的运动中产生电流,心脏一直在运动,血液不断流动,血液本身就是一个导体,导体运动切割地球的磁力线,产生生物电(电流,电压),心脏及内脏的活动都靠生物电来支持,大脑思维活动消耗电量最大,当自己比较清净的时候,电量消耗就急剧减少,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压急剧增加,会向全身放电,这时身体有可能会突然间抖一下,给你一种触电的感觉,触一次电你的耐压程度高一回,再触一次电,你的耐压程度再高一回,一般两三次的时候,你耐压程度很高了,不再放电了。生物电会作用在你的松果体上,形成光,这个光随着心脏的跳动一亮一亮的,如果这时你还没起心动念,就成为一个持续的光,这个光虽然不很亮,但各种颜色都有,在交换。如果这时你还没起心动念,光就慢慢变成一片白光,你还是不管它,白光就变得通亮通亮的,这是无量光境界。你还没想,这个光
会继续增加,照得你这个房间很亮,亮到什么都看不见了。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是没动心,你的生物电会高到影响你周围的空气,空气开始碰撞,特别是二十多公分的范围内,你头上就有个光圈。我们看到那些佛菩萨,头周围都画了个光圈,就是表明这个现象,不学佛的平常的人也
能看到你头上有个光圈。如果这时你还没起心动念,光就会出现一个空洞,洞里会出现山河大地,有可能是你没见过的山河大地。慢慢这个洞会越来越大,你处在另外一个空间的感觉,这时候没有害怕的感觉,但这还是在有这个范畴,一定不要执著,如果执著还是看不到自己的本来。有可能的话,一直不动念,很快就自己也不存在了,什么都没有了,这时接受下来这个什么都没有,这就是自己刚刚出生的状态,这时什么都没有,只是一个天然的存在。
150)只是个知道就行。
151)只是知道自己有念,知道自己无念,自己也没有了,只是个知,那个状态就是,接受下来就可以。
152)这样的人好像遇到点事就像没遇到一样,不管什么事他都没放到心上,没把它当事,“我”大了,什么都在意了,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也是事,我不在意了呢,什么事也不是个事。所以,心量大这个世界上没事,心量小每一个小行为都是事。
153)愚仁:看不惯就有个看不惯的理由,有这个理由就是你的心在分别,在分别你就是个凡夫,你没分别了看着谁都挺好,什么事你都认为是自自然然,对你有利的、对你没利的你都接受,你都认为是自自然然,你就是个佛的心态。
154)愚仁:佛祖说了一句话,以戒为师,戒的是欲望,自己有了欲望自己知道,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水平就可以。
155)行者:现在有很多通灵的现象,是怎么回事?
愚仁:我认为自己的自性含着宇宙中一切的有,我们不知道自己自性的存在,才加上个外来的灵,其实这些所谓的灵都是我们自性里的。从自己的自性里拿出来一个黄鼠狼的信息,你感觉你是个黄鼠狼,拿出个刺猬的信息,你感觉你是那个刺猬。之所以有这些灵,就是你的心量太
小,空性里也有毛泽东的信息,你为什么不当毛泽东?也有爱因斯坦的信息,你怎么不当爱因斯坦?你怎么偏去当黄鼠狼?心量太小才招这些小事,你空性里这些东西都有。佛陀为什么创这个教,你知道吗?你空性里有他的信息,你可以瞬间成为释迦牟尼佛,他为什么创这个教你一目了然,只是因为你心量小,你当不成释迦佛,当你的心量很大,你的心涵盖着整个宇宙,宇宙里的信息你都知道。
156)行者:如何去习气呢?
愚仁: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外来信息,这些信息因为有才接收,从来没有接受过没有,这就是我们的习气。所以无使劫以来,我们从来都是接受有这个范畴,从来没有接受过没有。现在我们知道了,有个有必然有个没有,你对你自己的没有了解多少,这必须要搞明白,搞明白
这个道理之后你才知道,你接受这些有是你的习气。明心之后,就是改习气,见性之后就是去习气。没有习气了,你就是个佛。很简单,没有习气马上就是,当下没有当下就是。当下又产生了,当下又迷了,那又成了“迷了佛”。熟悉自己的习气是什么东西,然后再去习气,不知道
自己的习气是什么,你怎么去习气啊?我们著在有上,没著在没有上,眼耳鼻舌身意接收的是心外的外来信息,那是有,并且接受外来信息建立起来自己的认为,那叫识性,你拿着自己的识性当成自己了,那就叫颠倒。真正的自己就是那个没有,真正的自己无形无相,所以因为有
个有才形成了后天的意识。把自己的识转过来认识那个没有,就是转识成智,一旦成智,你就是个佛。
157)他拈花的目的是说,众生的心像这个花一样翻来覆去不停地在转,当他拈了一段时间之后,突然间停下来了,他才开始向四下看看,大家都看着他,不明白他在干嘛,只有迦叶稍微有点明白,他明白了什么?翻来覆去的心停下来了,不就是涅槃妙心吗?你明白这个东西了,不就是正法眼藏吗?
158)我们的思维活动有两种,一种是逻辑思维,一种是图像思维。
159)这才是楞严经里最高级的东西呢,你没看懂,才让你持咒去呢。
160)因为我们这些人都是在幻里,本来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,弄些这个干吗?魔也是幻,佛也是幻,如果站到我们这个角度上,就是幻,站在自性的角度上,也是幻。回到自己的本来,那就是个实相。当你回到自己的本来的时候,你才有权说我们现在是在幻化里,如果你还没到,说是幻你可能不太理解。
161)行者:很多修行人到处跑庙,还有一些天南海北地听课,花了很多钱,我想问修行修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?
愚仁:回到自己的本来就是个头。什么是自己的本来?人刚出生,没有任何想法、说法,那就是个头。但是必须带着成年人的认识能力或者说自己的识性回到婴儿时期。婴儿时期什么都没有——空空荡荡,什么都没有但里面含着一切的有。没有自己的认识的话,你进入到自己的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里,没用处,只是个什么也没有。如果带着成年人的认识能力,带着那个识性进入,那个什么都没有和整个宇宙的什么都没有、和整个虚空的什么都没有是一体的,带着识性进入什么都没有,给人的感觉是什么?你是整个宇宙,你是整个虚空。没有这个认识能力,你不会有这样的感觉。到了自己的本来,没有了,你再想到哪里去?有个去处,那你又回到有里来了。那个本来已经是头了。
162)一种让人生威的寂静
163)愚仁:清净心就是佛。
164)本来所有的一切是一个整体,自己为了把自己从这个整体中独立出来,才产生了“我”,因“我”而有“欲”,有了“我”就有了我的角度、概念、认为,从此产生了我自己的世界。
165)空是无限的。
166)行者:平常习惯了作用,一下寂静得什么都不可为、不可作,一切都是多余的。没了作用,没了意义,失了依靠。
愚仁:直下承当!坦然地直面死亡。穿过这种寂静,便是风光无限。不是不可为、不可作,一切都是多余的,不是没了作用、没了意义、失了依靠,只是不再执著这一切。没有执著即是空寂,空寂是无限,用我们的有限开发我们的无限。这就是意义。
167)看着自己的念起念落,自己回到自己的清净状态里,自己回到自己的没有里,在自己的没有里了,还有什么事?连个多余的清净也没有。
168)愚仁:修的是心,让心如如不动;去的是欲望,把欲望降到最低水平。就是这样修法。
169)只是让自己的心不再胡思乱想就可以。
170)过去了,没留痕迹,这就叫过后不留痕,这就叫修心。
171)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,人的欲望心特小,就是吃饱了、有地方睡觉就可以了,很容易证道。像法时代,人的欲望心开始有了,物欲、食欲、甚至淫欲,这些欲望开始膨胀起来了,证道就没那么容易啦。到了末法时代,一头扎到欲望里出不来了,再讲释迦牟尼佛的法的时候,人的接受能力已经差了,这是因为欲望覆盖了这些东西,覆盖了自己的本性、自性。但是在这个时候,并不是全部都是末法,也有一部分人,他们有很清醒的头脑,不站在欲望上。
172)如果按时间来分,正法五百年,有修有证;像法一千年,有修无证;末法一千五百年,无修无证。
173)不被念转,不被境牵
174)愚仁:心无形,心无相,心本来就不动,我们从来没离开过这个心,心就是自己的另一面,另一面也是个方便说,心就是我们所有思想的载体,我们所有的这些概念都是心上的被载物。比方说我们这间屋子是个心,我们这些凳子和我们这些人,都是心上的被载物,有生有灭的是屋里这些东西、我们这些人,一会走了一会来了,今天人满了明天空出来了,今天这个凳子在这里,明天在那里,有生有灭的是这些东西,但是这个屋子不动。那个不动的东西就是心,这个屋子从来没动过,它也从来没乱过,也用不着叫它不动,你想叫它动也没法叫它动,它也不会
动,它仅仅是个容器,但没这个容器就没有我们屋里这些东西,所以心是个载体。心上的东西就是我们这些概念,我们认为这些概念是自己,没认为那个不动的心是自己,所以我们在颠倒中。
175)一个念起来了,一个念没了,起来了是从没有上起来的,没了是又回到那个没有上,那个没有就是自己的心,那个没有从来没动过。想办法理解这个没有,就理解了自己的心;想办法理解这个没有,就知道了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176)念起来了,知道了,念消失了,念消失的那个瞬间是什么?你自己的念与念之间,这个无念,这个空,是不是自己?前念已灭,后念未起这个之间就是自己的本来。
177)改变自己角度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识空性,这样角度就容易改变了。问题是你愿意认识这个空性吗?
178)要修持佛法,就要放下世间的一切,放下不是放弃,是不执著
179)修,就是放下自己的欲望
180)我们平常只是知有,从来没回过头来知那个空,知空就是智慧,知有不是智慧。
181)别让这个知睡着,就不会出现昏睡的现象。
182)提起这个知也就是三、四秒钟的时间,你认为你没睡着,你一直在注意呢,“睡着了,打呼噜呢,翻身呢,睡的姿势”,这些你都知道,一会的功夫天亮了,也没做梦,光看着自己了,给你的感觉是一晚上没睡觉,因为你的知没间断,你这不是做主了吗?
183)突破这个阶段以后,
184)愚仁:“知道,就行”。只要“知道”,你就能突破,经常知道自己有念、知道自己无念,经常这样做,你不一定哪一刻就契入了,你就知道了。
185)回到这个整体上来,你就是神,你就是佛,你就是空性,你自己就是。
186)愚仁:道理就这么简单,做起来就感觉不简单啦。
187)正定就是个没有,是个空空荡荡。
188)没有欲望,呈现出来就是本来。
189)愚仁:一切都是心生的
190)当你知道那个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是自己
191)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、没有分别心、没有嗔恨心,他就是生活在极乐世界里。
192)心不动就是了。只是一个“知”,明明了了的知。
193)心不动即是佛。
194)那个无念状态,认下来就是。
195)愚仁:只是习惯了有,不习惯没有。
196)念与念之间、佛号与佛号之间那个空是本然存在的
197)如果这个世界上对一切事都是坦然接受的话,你比那个大自在人还要自在。
198)大德开过光的物体,体现出一个有序的场,用这个有序的场带动你身体的无序场,无序不得不有序,应该借着这个场修行自己。
199)愚仁:灵魂出窍,我给它起了个名叫“神识离体”。但我提醒大家,不要让自己的神识离开自己的身体到处玩去,这里留住的人最多。我曾经在这个阶段留了三年,这三年,一睡觉我就想出去玩去,没事了我就想出去玩去,地球上我玩遍了,我到太阳中心玩去,到银河系里玩去,到不知名的其他星球玩去。再高级也只是个境界,也是在有这个范畴里。
200)愚仁:行住坐卧、喜怒哀乐、慈悲喜舍都是性在作用,你的一切行为无不是起用。
201)有些人是直接“进入”无念状态
202)愚仁:念是本性的用,是本性的工具,死人才没念。
203)见性之后也要遵守游戏规则。
204)愚仁:只是换个角度。过去眼睛盯着手心,现在是站在手背上盯着手心。过去是站在有上盯着有,现在是让你站在没有上盯着有。
205)愚仁:心中心法本身就相当不错,稍微改一点就行,持咒的时候不要过快,尽可能地慢下来,把注意力放在咒与咒之间,一定要注意那个地方。
206)愚仁:初修的人上座之后,三四天就有个烦燥期,大概会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。这一两个月上座就想烦,过个一两天就会烦一阵,烦到很烦的时候,烦就会突然脱落,抓住脱落这个时间,就可以证悟。如果抓不住,就又错过了。这是一个过程。
207)所谓的悟是契入到自己的自性,回到自己的本来。
208)所谓的保持就是把自己的欲望降低到最低水平,时时处处都要明了自己的欲望心,不要让它起来就可以了。
209)行者:有人说佛法非王候将相所为,是大丈夫所为。那怎么才能成为大丈夫?
愚仁:成为那个什么都没有,敢承担那个什么都没有就是大丈夫。承认自己是个什么都没有。人都不敢承认,你敢承认,你做了一个别人不敢做的事,你不是大丈夫是什么?
210)愚仁:其实这个世界上哪里都不乱,只是自己的心乱了。心不乱的时候,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,哪里都不乱。
211)愚仁:执著就不是平衡,放下就自自然然是平衡,放下自己的执著,一切都是那么自然。
212)行者:我的脑子永远有两个声音在说话,我用了很多办法,也不知道哪一个是真正的我。
愚仁:这两个声音都不是我,因为这两个声音都是幻出来的,真正的我是那个什么都没有,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什么都没有的状态,那才是真正的自己,包括现在这个身体也不是自己,也是自己的一部分。
213)愚仁:你这样“呆着”、“看着”自己的念头,就是一种很好的休息,不比睡觉效果差。那个呆着就是个很好地让自己休息下来的作用,自己脑袋不胡思乱想了,自然休息了。
214)愚仁:心平气和地接受一切即是恭敬。
215)没有欲望自己的生物场就是有序的,很自然周围的人就愿意跟你相处。
216)愚仁:站在自己的角度上,这个角度就是自己的命运。证不到“空性”,永远受这个角度的控制,你的命运是按照你的角度运行的。
217)只要让自己清净,问题就会不解自开。
218)修行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心胸开阔,去掉自己的角度,降低自己的欲望,包容自己周围的一切,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。另外每天像孩子一样伸一下懒腰,一天保持 10 次以上,就是很好的养生。从伸懒腰的活动中演化出了各种健身动作,如易筋经等。
219)愚仁:修行是传统文化的核心,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以人为本,而人以心为本。心平则天下平,修行是降服自己的欲望心,清净自己的意,修行是传统文化的实践。
220)重点就是识自心,在这个修行过程中就是认识自己的心,所以从“心”上下手。
221)心动就是念,就是不动心的用。我们把这个心的用当成自己了,也就是我们把自己的念头,把自己念的内容当成自己了,而忽视了自己不动的心。不动的心不应该是把你的念停下来,那个心不动,不动的心本来就存在,要认识到那个本来就存在的心。
222)有个动的心就有一个不动的心存在,动就成了不动的用。就像大海一样,有大海才有波浪,波浪才能显出大海来,没有波浪就是一个平面,所以波浪是显示大海的,是大海的用。也就是你自己的思维活动,你的胡思乱想,这都是你自己那个不动的心的用。我们平常人只是站错了位置,站在动上了,而没站在那个不动上,没把那个不动心当成自己。有个动就有个不动,从那个动上去认识那个不动。
223)当这个波浪起来的时候,当这个念起来的时候,下去了,灭了的那个瞬间就是那个不动的地方。所以动的心起来之后再回到那个不动的地方,在不动的地方再起第二个念,然后再回到那个不动的地方,因为这个动显示出那个不动的地方来,认识那个不动的地方,就是认识自心。
224)如果一个人修行过程中长期注意念起的地方和念落的地方,说不定哪一天,你的意识就和那个念起落的地方合二为一了。说个合二为一,这也是个方便说,为了好理解,实际上本来就是一个,用不着合。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这个有的概念里,把它忽视了,才有个合的过程。其实它就没有什么合与不合,它本来就该这样。我们过去站在有上,我们成为有,再颠倒回来,我们成为那个没有,当自己是那个没有的时候,那种状态就叫见性。
225)就是因为我们站在这个“有”上习惯了
226)愚仁:只要注意你的念就行,念起念落。因为这牵扯到一个“知”,知道的知,知道自己有念。当自己知道自己有念的时候,你的念会自动断开,这是自动断开,并不是你有意识地让念停下来,没有意识,仅仅知道你自己有念,你的念基本上就自动断开了。断开的时候,它(自性)就瞬间显示出来了,当然这个瞬间很短,在零点几秒钟。第二个念接着起来了,就把它覆盖了,你很快地知道自己又起了念了,你只要知道是念,这个念的内容就自动断开了。
227)这个“知”成为这个之间,那是见性,变成那个“之间”。我是那个空,我是那个之间,我是觉,还是观照。
228)在不动的心上起了个小波浪,就是你的思维,就是你的用。
229)愚仁:如果说保任的话,只能说是个方便说。你本来是大海,你不可能再保任大海去吧?你本来就是,用不着保任。所谓的保任是什么呢?让自己的波浪再少起点,不要让自己住在波浪上,而忘失了大海。自性本来就是你,空性本来就是你,你住在空性上不被自己的念牵走,这就是个保任。时时注意自己不被念牵走就可以了,起心动念是个用,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念是自己的工具,自己拿自己的工具来使用并不为过,我利用我自己的思维活动去想点事,这有什么不可以呢?注意不要让自己的“知”随着思维的那个内容走了,这就是所谓的保任。保任的内容就是去欲望,因为有欲望才使自己迷失,如果没有欲望呢?你很清楚你是自性,你很清楚你是大海,你不会迷失方向,就是害怕有欲望,有欲才有念,欲念覆盖本性。
230)愚仁:是的。你的角度站在自性上了,站在空性上了,念就成了一种工具,你的念起得再大也无所谓,只要不迷失就行。
231)有个有,对照着就有个没有存在,没有那个没有,这个有不成立,必须理解这个道理,理解这个道理了,去认识那个没有,你的没有是个无限,用自己那一点的有限,进入那个无限。
232)什么是功德?修出如如不动的心,一个有清净心的人,在他周围是一个很和谐的氛围,这就是功德。
233)佛,翻译到中国的语言,就是觉知,觉本来就是圆满的,心本来就是圆满的,但是心上加了很多妄想,念佛就是清净这个心。去掉这些妄想
234)做任何事都不是。退到最后,哦,什么都不干就是。
235)这个念头结束之后,又回到那个没有里去,这句话说完之后,又回到什么都没有里去
236)你的思维活动、你的语言与语言之间的那个什么也没有,思维与思维之间的那个什么也没有,到底是什么东西?
237)那个没有遍一切处。
238)知道有念,知道无念,知道就行。
239)行者:闭关要有什么基础吗?
愚仁:必须先明理,我是这个“什么也没有”,和我理解这个“什么也没有”是两回事。你先理解这个“什么也没有”了,然后再慢慢让自己过渡到我是“什么也没有”上。
240)这就是佛祖所说的难信之法,很难让人相信。
241)放下自己的角度就是啊,自己的角度难放,这就是我执。
242)当自己没有自己的角度的时候,你就是一切。我们现在是抱着个芝麻不放,把西瓜丢了。只要放下自己,就是了,就是这么简单。所谓
不简单,就是放不下自己,抱着我的认为、我的看法,全是我。
243)同样是念佛,无相念佛,就是净念相续;有相念佛,就是念念相续。净念相续,净在哪里?佛号与佛号之间,就是那个清净。那个清净不是停下念来就是清净,不能这样理解,那个清净是本来就存在。
244)阿-弥-陀-佛,四个音符,音符和音符之间,就是那个清净,就是什么也没有。没有它,没有思维;没有它,没有语言;没有它,一切都不存在。说它净它一尘不染,说它静他无思无念,叫它个空它有个清楚明了。在这个空性上一天能起几万声佛号,能起几万个想法,都在这上面升起灭掉,但是这个空性从来没动过。
245)知道佛号与佛号之间这个什么都没有,认认真真体会一下,认认真真体会这个空档是什么样,有没有生灭,有没有形象,有没有大小,有没有垢和净,能不能增和减,对照一下心经,如果它符合了,它就是。
246)人死亡时,在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风)分裂之前,神识先分散,如果自己坦然地接受死亡这个现象,不挣扎,让它自然分离,扩散开了就是遍一切处,这个状态就是佛号与佛号之间的那个状态,和它一模一样。这时你的感觉是我证到这个状态了,证到了你就别再回到这个身体上来了,这个时候走人,你就是个遍一切处的法身佛,就没有下一次的轮回。如果扩散的时候,它怕自己扩散没了,又把自己组起来,组成个中阴身,所谓的灵魂,再参与轮回。
247)这个“迷了”的心下去了,你就是个明白人,你就是个佛。
248)愚仁:有形有相有念有作的另一面,就是无形无相无念无作。
行者:怎么去认识这无形无相无念无作呢?
愚仁:你想一想,刚醒来时是什么状态?
行者:什么也没有。
愚仁:这个什么也没有是什么?这个什么也没有也是你呀!不过是与平常有形有相有念有作的那个“我”不一样的另一种存在形式,你能说它不是你?
249)愚仁:这个“什么也没有”是“我”,平常一个念头完了后,另一个念头没起来之前,也是这个无形无相无念无作的“我”呀。
250)无心就是没有任何概念所覆盖的本心。
251)那个之间什么也没有,是空、是无,你对自己的空无了解多少?没有这个之间就无法说话,没有这个之间就无法思维,我们却不知道它。不光知道它我们要成为它,站在自己的空无的角度上,处理一切的有,空有不二才是真人。
252)只是一个心不动,只是一个无欲,这是修行的全部内容。
253)愚仁:放下欲望还有什么?什么都没有了,很自然就与道合在一起了,本来就很自然,也用不着“合”。
254)本来很简单,不思维就行了,你偏要思维。
255)音符与音符之间都有个空档,不可能没这个空档,要注意的是声音与声音之间这个空档。
256)相同的道理,有念无念相互交替就是你的思维,问题是你理解不理解自己的无念,知道不知道自己无念这个状态的存在,把所有这些念去掉以后,是个什么状态,必须要明了。一旦明了,你就知道怎么做了。
257)你成为无念,就是见性。
258)既然是有念无念的相互交替形成我们的思维,有念你了解,我们对自己的无念了解多少?把这个有念去掉的话,那个无念就是一片,你现在认为你这个肉体是你,当你感觉你是那个无念的时候,就是见性。
259)愚仁:只要你不往复杂里想,就很快,快到什么程度呢?我们这样聊天对话的时候,你都能契入到空性里来,前念已灭后念未起,那就是,承认下来,那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,承认下来就是。
260)当你知道有念的时候,念的内容自动断开,断开的同时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有,就是空性。知道那个什么也没有的时候,不要再造念,这时往往再造个念“我空了,我知道了,我怎么没了”,这都是念。什么念都不动,几分钟的事,你就能接受下来,很简单的事,放下,当下就是。
261)道自己的空性了,本身就是智慧。因我们的知都站在“有”这个层面上,没回过头来知自己的那个“没有”,当你知道自己那个“没有”、那个空性的时候,这个时候本身就是智慧。因为,“没有”遍一切处,你那个知和那个“没有”合二为一的时候,你就遍知一切。
262)愚仁:心有两种状态,一是心动的状态,心动就是有念、有思维、胡思乱想,人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心动的状态中;二是心不动的状态,即清清净净、如如不动的状态。
263)凡夫把自己的识“放在”心的动态上,“放在”念的具体内容上,认为思想、概念是自己;圣者把识“放在”自己如如不动的心上,如如不动就是自心体。就如大海一样,凡夫认为自己是波浪,他的心量就是波浪;圣者认为自己是大海,他的心量就像大海。
264)愚仁:明白以上的理,就是明心。心有两种状态:动与不动。不动是心体,动是心用。识在动上即愚,识在不动上即智;知落在动上即凡,知落在不动上即圣。知、识是一非二,放、落只是个方便说。
265)愚仁:婴儿的各方面都比成年人强,如:如如不动的心。他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,也没有很强的欲望,更没有对错善恶的分别,这就是他的佛性,但他不是佛,就因为他还没有建立起认识问题的能力,识性不全。带着你的识性回到婴儿时期,你就是个佛。
266)行者:什么是识性?
愚仁:认识事物的能力被称为识性
267)愚仁:平时我们的识只是认识有,识痛识痒、识冷识热、识好坏对错,当去识那个“没有”,并且和那个“没有”合二为一时,就是转识成智,就是佛。合二为一是方便说,因为本来是一,无需再合。
268)过后不留任何痕迹
269)你想一想,任何虚妄都没有会是什么状态——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,就回到一个婴儿状态,但是你的识性是健全的,带着健全的识性,回到婴儿状态,回到空空荡荡,这就是转识成智。
270)愚仁:开悟就是见性。杯子落地“铛”的一声,铛的一声的波发出来的时候,他什么念都没有,他随着这个声音的消失,突然他自己的意识散开了,这个时候他自己的意识遍一切处,这个时候他应该是见性。
271)分析一下慈悲这两个字就行,“慈”上边是兹,当下、现在的意思,下面是心,“悲”上面是非,无、没有的意思,下面是心,所以慈悲的意思是当下无心。
272)你就是那个爱,你就是那个空,你就是那个没有
273)这只是在这个什么也没有里呆着的时间不够长而已,尽可能地让自己在这个什么也没有里呆得时间长一些。
274)愚仁:觅心不可得!就是无心,无心无真假,真假还在世俗中,无心即无分别、无执著、无求也无欲。
275)不去找了,心息下来就是。
276)坐是什么意思?按禅宗六祖的说法,心不动为坐。这个坐是心不动不是身不动,盘腿打坐坐多少时间,都是次要的,主要是
心不动,躺着、倒立着都一样,所以佛法讲究的是心不动,而不是坐姿。修行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一定要明确,不然就容易在方法上打转转,修行是为了什么?降伏其心,自净其意,让自己的心如如不动,如如不动的状态就是一个空性状态,空性里含着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有
277)行者:那是个啥感觉?
愚仁:只是个清清楚楚明明了了,就是个没有,就是个空。
278)一粒米里藏世界,是说一粒米里含藏着整个世界的信息。
279)愚仁:佛祖说的“一微尘里含三千大千世界”,和“一粒米里藏世界”是一个意思。用现代语言说,就是“全息理论”。
280)愚仁:在我这里闭关证到空性的人不少,真正保住的不多。就是因为回去后有欲望了,听说他契入空性了,大家一捧他,他的欲望就起来了。他第一个欲望就是想度别人,想和别人说:“你们学的那些都不是正法,只有这个才是正法。”说这个事的同时把自己的欲望带出来了,自己并不知道,因为有这点想和别人说法的欲望,就把其他的欲望都带出来了,超不过二十天、一个月,他就又回到他原来的样子了。
281)如果他再认识到,放下自己的欲望,他很快又是,好像学习我这样的修行方法出现了一些狂徒,他知道这个理,他能讲得很清楚,讲理时他可以一句话把你堵死,但他自己在欲望里,所以时间长了,他说的话和他的行为不一致,那就是个狂徒。没掌握住自己的欲望心,你就会加到凡夫界,我们这是个欲界,只要有欲望你就是个凡夫,离开这个欲望你不想当佛都作不了主,你只能是个佛。所以学佛不难,掌握住自己的心,不要让自己的心有那么高的欲望、有那么明显的角度就可以,就这么简单。
282)并不是你不行,是你自己的贪心障碍着你。这个世界上找不到没有空性的人,老天爷给每个人的机会是一样的,只要你站在你的角度、你的欲望上,你就是个凡夫;放下你的欲望,放下你的角度,你自然合道。很自然很自然的事,说到这里,有一个结论:不是修来的,不是证来的,不是学来的,也不是上师给你的,是你本然存在的,只是发现它,仅此而已。
283)行者:我一直都在读《心经》。我们这些想学佛的人,应该从什么角度开始呢?
愚仁:先理解空。
行者:理解空?
愚仁:理解空,认识念与念之间那个东西。
284)你要明白空性,经上说“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”。没这些相就是空。它叫你没这些相,就是叫你空出来。这四句话讲完了,你就知道它的意图是什么,你如果不知道空性,光念滑句,念一百遍,你也不知道它在说什么。“东方虚空,可思量不?”你要知道那个空性,你就会感觉东方虚空,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。如果你的内心里是那个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呢?
285)因为你在有里,你的人体在有里,你的思想在有里,你的角度还是在有里,所以你很难理解这个东西。
286)瞬间就是,那个没有就是自己的本来。
287)没有烦恼、没有杂念的时候正好是清净状态,你再提起它来就是头上安头。简简单单的,越简单越好,简单到没法再简单。
288)一觉的时候,就没了。
289)观自在是观心、观空。
290)愚仁:是呀,试试没有角度?
愚仁:观是一个点,没有点了,是什么?
愚仁:就是觉了呀!当观不是个点的时候,观的感觉就会无处不在,就会遍一切处。
291)愚仁:让你放下欲望,不是放弃,放下你挣钱的欲望并不是不让你挣钱,什么叫放下?你该挣钱就挣钱去,不要只想着挣钱,你工作去就是了,你为别人服务了,别人给你报酬,你的心没在挣多少钱上,而是我为这个群体出了多少力,以这样的想法,在这个社会上,你不是个佛是什么?
292)是你在有这个范畴里,你自己不敢相信自己就是了,其实人人都具备,只是你的思想行为在有这个层面里,你没法理解,其实人人都行。
293)降伏其心,用不着坐。
294)行者: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去闭关?
愚仁:因为有个法很多人才会相信,如果你知道念与念之间,知道自己有念知道自己无念,知道自己有念的时候,念的内容就会中断,当你知道自己无念的时候,念不会再起来,知一旦间断,哪怕百分之一秒的间断,念就会起来,如果你这样做一个月,让你闭关你也不去了,跑那么远去闭关,那是二乘人做的事,不是大乘人做的。
295)“想”是个功能,叫你无念,是叫你接近那个真东西,要求你无念,要求你停止思维活动
296)愚仁:一个人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,产生了慢心,那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了。他到了很高的位置,他的自我膨胀,这种我慢、傲慢,会使这个民族丧志,会使这个国家灭亡。
297)自净其意、降伏其心,在这个乱世里把自己的心降伏住,把自己的意清净下来
298)只是知自己的念起念落就行,这样很快就进入那个什么都没有的状态
299)愚仁:往根上说的话,就是没被任何认为、概念污染的心是实相,这是个最根本的实相。
300)只要是“我的”,就是个虚妄。把“我的”都还回去,剩下的是什么?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。
301)行者:什么都没有?
愚仁:是的,那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302)愚仁:我也和其他人一样走了几年的弯路,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疯婆子,听她说了一阵疯话,从她的疯话里领悟到人的自私、固执、虚妄,人往往让这些东西把自己搞疯,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几个人是“真人”,大都在病态里。这些自私、固执、虚妄又都是自心生的,如果你想做一个无私、无欲、不固执、没有虚妄的正常人,修心就成了修行的主题。
303)愚仁:有关证悟的问题,其实并不是个证悟,只是个理解,或者回头看看自己就是,很简单的事。谁都有个思维,谁都知道有个思维,知道有思维的那个知它有没有思维?理解这个事就可以了。
304)咱都知道自己有思维活动,有念,都知道自己有个念起和念落,那么念起了念落了,念与念之间是个什么东西?前念已灭后念未起。学净土念佛的,想想“阿弥陀佛”、“阿弥陀佛”两个佛号之间是个什么东西?禅宗讲的是个前念已灭后念未起,佛号本身也是个念,两个佛号之间,前念已灭,后念还没起,这时候你有什么念,你想什么呢?如果你什么也没想,那你睡着了吗?如果没睡着,那你干什么呢?有念时是个状态,没念时也是个状态,那么没念的状态是个什么状态?我们长期住在有念这个范畴里,从来没注意过无念这个范畴,如果听明白了的话,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看到念与念之间是个什么都没有,是个空。
305)这个知回过头来认识一下那个念与念之间的什么也没有,有人给起了个名叫回光返照。我们这个知只注意有,从来没注意过那个没有。
306)认识刚才咱们说的念与念之间,那个什么也没有
307)现在出现了三个名词:念与念之间的没有,知道的知,认识问题的识,这三个东西佛祖有,你有没有?你和佛祖比起来你少哪一样?恐怕和佛祖比起来,你哪一样也不少,应该是无二无别。
308)认识问题的识,要是落在空上,和空合在一块了,会是个什么样?去认识这个空去,我们平常是认识有这个层面,有社会、有家庭、有老婆孩子,有这个国家、有这个集体,有科技、有高楼大厦,但从来没有落在这个没有上、这个空上,如果识落在空上,是个什么感觉呢?不光是认识了一个空,而且认识了空里面含着的一切有,因为空什么都没有,它的性质是全息,就是什么信息都存在。我们自己那个没有是个全息,我们为什么没感觉到自己是个全息,就是我们这个知和那个识,没有落在空上,如果落在空上,那个空是遍一切处,那你那个知应该是遍知一切,给你的感觉应该是遍一切处,因为这个空它有这个特性。
309)我们为什么不行?前面讲过,是你的角度、你的欲望把你这样的功能严严地覆盖了。所以想达到证悟的条件,必须要去掉两样,一是你自己的角度,二是你自己的欲望。如果带着你自己的欲望的话,有一点欲就覆盖住了,你就达不到。这两样都是根深蒂固的,自己拿着自己的这两样东西,对待你周围的人事物,对待你周围的一切,我们这些人谁都没逃出自己的角度去,活在自己的角度里、活在自己的欲望里。
310)因为没有我自己了,没有我看见什么、我听见什么,大脑里想起大海来了,你就是大海。当你看见山的时候,这个山的高低、里面住了多
少人、多少动物,你应该一目了然,因为你就是山。当你是宇宙的时候,银河系以外的河外星系,你应该一目了然,尽管你描述不上来,但你应该知道。
311)对方说话也好,想事也好,他必然得发射个脑电波,脑电波不用翻译,只要接受他的脑电波,你清净下来,你就会解读,你就会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内容。
312)证悟挺简单,简单到什么程度呢?可能世界上的这一切事都合起来,从里面挑简单的事,都挑不出来比证悟这个事更简单的,它简单到什么程度呢?无需你有念,无需你有想,无念、无想就是了,就是个空性,什么都没有。问题是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念、自己的想放下,放下念、放下想,立马就是。所谓的证悟就是让你那个知、那个识和你那个空性,回到它自己的本位,合起一来就是了。它本来是一,只是我们流浪惯了,流浪的年头太长了,把那个没有忘得一干二净。
313)所以咱们说的没有欲望,并不是不让你挣钱了,只是让你在夺的过程中,没夺过来,你放下了,心里不在意。在争的过程中,没争过来,
你放下了,不再生情绪。没接受到心灵这些方面学习的人,他如果得不到,好几天闷闷不乐,好几天是个心事,放不下。有修行的人,好像事过去就忘了,夺了、抢了没得到,他不在意,没有情绪发生,所以欲望低并不是不让你在这个社会上混了,只是想法让自己的情绪降低到最低水平。
314)愚仁:在有这个层面上,就是个我,在没有这个层面上,那个无形无相无念无作的那个东西,放到修行上来讲,它才是个指挥者,什么都没有,空空荡荡,只剩下个知道的知。除了知之外,别无他物,这个应该叫个真正的我。咱又回到咱刚才说的主题了,就是个没有,就是个空性,给它起个名,叫我,实际上不是我。因为你真真正正达到空性的时候,你自己就问自己“我是谁?”当你看见山你是山,当你看见树你是树的时候,当你见美女你是美女的时候,因为你没我了,看见什么你就是什么,很自然地你就会问问“我是谁?”“我是怎么回事?”
315)你把这个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当成我可以,但是它没名,自性这个名也是多余的。
316)愚仁:对,道家讲的无,佛家讲的空寂。
317)每个念在没有这个念之前是什么样?应该是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。这个念结束了以后是个什么样?又回到那个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,如果把这个念一去呢,应该这个空空荡荡就是一片。
318)念来源于空性,结束后又回到空性
319)当你知道有念,念的内容就会中断,当中断的时候,你那个知道有念的知没间断,念就再也起不来,念起不来就是个无念。
320)如果想让自己达到无念的话,就是知道自己有念,知道自己无念,知道就行。
321)念与念之间的那个什么也没有
322)愚仁:如果把你的意识转成空性,你去认识这个空,认识这个无,你这个识成为空,在佛经上叫转识成智。成为空的时候,空里含着一切信息,它是全息的,你会认为你是一切,那就是提升。
323)愚仁:用思维的方式恐怕你无法理解这个东西,因为它已经离开思维了,思维想理解这个没有,除非你停下思维来,它自己显现出来。
324)前念已灭后念未起这个空,你知道它它也存在,不知道它也存在,你想象它它也存在,你不想象它它也存在,它是本然存在的,它不是臆造出来的。
325)心像猴子一样不老实,我们修行人主要是修自己的心,让自己的心不动。
326)进入这个本性,本性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一旦到本性,你就是不生不灭,就是个长生不老。
327)整个过程都是为了进入自己的空性。
328)在2500年前的古代,没有现在的电灯、机械、电脑,甚至连煤油灯、菜油灯也没有,太阳落西山之后,整个世界是什么状态?整个世界处于一片寂静。让人到那个极为清净的地方去,要求你的心像太阳落了山一样,处在那片寂静之中。
329)取来的是无字真经。
330)行者:没有文字的真经?
愚仁:对。可惜我们这些人不愿意承认那个没有,把真经又换成假经,喜欢把真东西换成假东西来用。所以我们都处在有这个层面上,没处在光明那个层面。这就是整个西游记的用意,取到经了吗?取到了,但是不甘心那个没有。
331)愚仁:其它地方不很重要,从“尔时世尊食时”到“还至本处”这一段是说,饿了就乞食,得食之后回到来的地方,其行为平常、淡泊,这就是心的用。得食之后“还至本处”的意思是让心回到不动的状态。想说明人人都有一个平常、淡泊和如如不动的心,这个不动的心就是本处,知道本处就是自心。
332)让自己处在无念状态一念不生,就是降伏其心的第二种法。
333)“如是本来”的简称就是如来,它就是自己的本性、空性、自性,性无形相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,不可以相见,所以佛告须菩提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见相非相即见如来。
334)佛祖直接说给你,没有任何印象、没有任何想法、空空荡荡、什么也没有的状态就是如来。
335)让自己的心如如不动,与念与念之间的那个本来成为一体,也没有什么“成为”,本来就是。
336)愚仁:“佛”翻译成中国话就是“觉、觉悟、觉者”。觉无形、觉无相、觉是空性。空性是常,空性能生万法,万法就是佛法,有法就有灭,是无常,生灭法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。
337)这个状态就是无形无相,不生不灭的空性。
338)只要你真的空了,你就会全面接收,全面接收是一个什么“感觉”?你会觉得整个宇宙是你,你是大自然、你是一切的“感觉”,如能放下这些,你会感觉你什么都不是,你是个“没有”,这就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,这就是如是本来,就是如来。
339)觉知到清清净净的空性就是彼岸,因为我们都在乱哄哄的有里,回到清净的空里。
340)行者:“得闻是经,不惊不怖不畏,当知是人甚为希有”!我看到这部经也没有惊怖啊?
愚仁:你是在看文字,你根本没有所谓的境界,你用你的意识去试一试,没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的相,是个什么状态。突然间自己不存在啦,空啦,你怕不怕?有多少人修到这里,被吓了“出来”,不敢承担,那就是“自己”,所以恐惧一来我相重现。
341)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过后无痕,其心不动
342)心空即佛。
343)就是个空寂
344)愚仁:身有生灭,能使身生的地方,也能使身灭的地方,是个什么“地方”?这个“地方”有没有生灭?就像大海,一天 24 小时不断地生起无量个波浪,不断地灭掉无量波浪,波浪有生灭,大海有没有生灭?什么是信心不逆,相信自己的心是不动的,在不动的心上升起了无量个念,一念也不去执著它就是啦,只要著在一个念上就是与自己不动的心逆。有生灭的身喻波浪,不动的心喻大海。过一百万年大海还是大海,空性还是空性,在大海空性上发生过无量生灭。把万念不离一心、万法不离一心的道理说给大家,其功德无量。
345)怎样降服这颗心。妄想众生,你知道自己的烦恼妄想了,其烦恼妄想就不会再生,再有妄想再知道一下,一知妄想便消。
346)如就是一如、不动、不变、无生无灭无相、无来去的意思,来是本来,本来是什么都没有,是空性,如来就是无生灭、无形相、无来去的空性。不管什么法都是从空性中生,再灭于空性
347)契入自己的念与念的生处和灭处
348)燃灯佛的意思:燃是点燃,灯是明亮,佛是觉性,即点燃明亮的觉性,觉性无形,觉性无相,空空荡荡,明明了了
349)愚仁:如来是什么?是空性,心动即生妄,心不动即无心,无心即空性。空性含容一切心,所以如来都能知。
350)愚仁:心有两种状态,动与不动。心动则生妄,称为妄心。心不动是无心,无心之心才是真心。
351)不可得的心就是无心、空心,是佛心、真心。
352)“空”是什么也“没有”,“没有”中包容着一切的“有”,“有”是信息,信息无相。
353)无得即无心、无心即无法、无法即无说、无说即寂灭。
354)无法即是空,空即是菩提,妄心灭即菩提,生灭的心灭即菩提,不生灭的心现前即是菩提,无法可得即是菩提,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
355)凡夫本来具足清净心,清净心与佛无别,所以是平等,法身无形、法身无相,凡夫与佛法身无二,所以是平等,只是凡夫站在妄念上罢了。
356)无我是什么状态?如果能说个状态的话,只有体会一下“前念已灭,后念未起”这个之间啦。“住”在这个之间做一切事心不动,即是得成于忍。
357)愚仁:如来者,如即“如是”,来是“本来”,即“如是本来”。“如是”无形,“本来”无相,离言说,离心识,离生灭,离去来,不是有,也非无。“前念已灭,后念未生”之时,即是如来所说义。
358)愚仁:一切都以本来不动的心来讲的,不动的心就是空。在不动的心上世尊说有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。讲完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见后,回到那个没有-空。
359)一切从空性里生,再灭于空性,空性即心,其心原本就没动过,应这样去理解。
360)行者:五祖念到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,六祖言下大悟,我念了二百多遍也没能开悟,为什么呢?
愚仁:六祖明白的是言外之意,而你是明白这句话,所以说他能大悟,你却未悟。
行者:言外之意是何意?
愚仁:应无所住,不住法,不住于非法,不住一切相,不被任何境界所转,不被任何事物所惑,什么都不住了,是什么心态?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状态,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无所住,就是那个无形无相的心,就是自性,从小到老所有的想法都是从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状态里生出的。
361)那个空空荡荡没有生和灭;本自具足,那个空空荡荡本来就存在,它不是你修来的,不是证来的,不是学来的,不是上师给的,它是本来的;本无动摇,那个空空荡荡从来不动摇,从来没变化。能生万法,什么样的想法不是从那里生出来的?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从那里生出来的。
362)比如: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如果你真的把这四相消失了,你会是一个什么“状态”?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你真的把所有相空出来了会是什么“状态”?“不可思议”,真的没有思没有议是什么“状态”?“应无所住”,真的什么都不住是什么“状态”?重点是“状态”,而这种状态又无法用语言说明,因此成为秘密。
363)什么都不说就是,但是有几个人能明白?
364)所谓的“状态”很难用语言说清,到这时大多都是作个比喻,如:把大海比自性,把波浪比思维,当波浪平息下来就是大海,就是说思维“停下”来就是自性的显现。
365)愚仁:禅宗有句名言: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间,就是说的那个无念状态,一句话有几个音符组成,音符与音符之间就是那个无念,没有它就无法说话,没有它就不能思维,我们却不知它的存在,不了解它
366)行者:惠明听了“不思善,不思恶”就言下大悟,我为什么看了上百遍都搞不明白?
愚仁:那是因为你只著文字相,不看这段文字想说明什么。
行者:所谓的”不思善,不思恶”,难道不是让人清净下来吗?
愚仁:是的,问题是你真的清净了,真清净了是一个什么样的“状态”?那个状态和本来面目有什么两样?
367)愚仁:那么,前一个内容与后一个内容之间是个什么?
行者:你那意思是说念与念之间就是?就那么简单?谁能信呢?
愚仁:就那么简单,因为大道至简至易。什么叫至简?至简就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,至易就是容易到不能再容易了。
368)愚仁:念与念之间那个“空档”
369)所有的念都生于空,灭于空,念与念之间的空,就是那个非修、非证的空。
370)愚仁:什么叫性空?自性本来空寂,也就说我的自性本来什么都“没有”,没有中能含万有,如果没有这个“没有”,就无法说话,无法思维。只有“没有”才能容纳一切有。
371)愚仁:去掉我执。什么叫我执?我的思想、我的概念、我的认为、我的角度等等,以我为中心的一切东西,没有我了,你就是一切,心量自然广大。
372)愚仁:若能注意每个念头的生灭处,或念与念之间
373)都是性在作用。
374)愚仁:无念法是不是法的法,它本来不是法,强名曰法。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间,思维与思维之间,佛号与佛号之间,语言与语言之间,那是法吗?那是“无念状态”,这个无念状态能生万法,这个无念状态就是佛的境界,这个无念状态就是佛地位。
375)往生西方必先自净其心,心净则佛土净,土即是心,佛土净就是佛心净,你的心净啦,你就是佛。
376)是不是给人一种无限广大,空空荡荡,什么也没有的感觉?那个空空荡荡不就是嘛!
377)“除人我,去邪心,无烦恼”,在自心性上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,这不就是那个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的寂静吗?在这个空荡中,什么三毒、地狱一时消灭。
378)愚仁:定是清净心,其心如如不动就是定
379)真正不动的心是妄念的起处和妄念的落处,这个起落处就是本心。不是修来的,学来的,更不是练出来的,它本来就存在,在佛不增,在凡不减,这个不动的心无处不在
380)这就是执著法造成的,就是自缚,执著佛被佛缚,执著法被法缚,执著坐被坐缚,缚就是不自由,就不是解脱道。
381)没有角度的状态就是本心,就是本性。
382)念与念之间就叫无念,有了念不执著在念上,而是落在念与念之间,这个之间是个什么状态?
383)无住为本,不住任何事,不住任何相,不住任何法,事过不留任何痕迹,是为不住,什么都不住啦,是一个什么状态?
384)愚仁:念与念之间就是无念,也可以说是真如自性,请问哪个念不是从真如自性上起的?只是不染万境就是啦
385)由妄念故,盖覆真如,但无妄想,性自清净。
386)愚仁:自性本来清净,如: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之间,或者说佛号与佛号之间,这个“之间”本来就是清净的,你放上个念并著在念上,这个就是妄念,就能盖覆真如。在这个本来清净上放上个清净,这个清净就成妄净,就是被净所缚。
387)因为是非善恶之念都是在不动的自性上升起的,著在这些念上自性就不能显现。
388)什么也没有的状态就是禅。
389)站在什么也没有的状态上,见诸境界心就不会动,心无染着,心不动就是定,禅定是一回事,都是降伏其心。
390)如自己能够“看到”自己的本性清净,去除自己的妄想和欲望,佛道就是现成的。
391)什么样的想法不是从自性中流出,再回到自性中去?而自性不动。
392)愚仁:其实都是一样的,只是角度不同而已
393)见了所有的善恶场面内心不动,是个什么状态?
394)直心是道场,直心是佛性,直心当下即成佛,自性就是佛性,自性就是正法
395)它本来就存在,本来就是。只是放下自己的知见、欲望,就回到本来
396)愚仁:什么是空性?空空荡荡明明了了什么也没有,佛的空性和你的空性是一不是二。过去佛和现在佛的空性有什么两样?如果是一非二,空性就是一个整体的话,归了自己的空性,不就归依了所有的佛了吗?就是与无量佛所种菩提。
397)也就是说,心生念就是妄,心不动就是佛
398)行者:法海开悟偈说的是什么?
愚仁:他说:我那个不动的心原来就是佛,不悟的时候自己小看自己啦
399)行者:怎么体会?
愚仁:体会一下,佛号与佛号之间,咒与咒之间,语言与语言之间,念与念、想与想、思维与思维之间,是个什么状态。若能契入,自是佛之知见。
400)心念歇处自性显。
401)愚仁: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间,讨论一下这个“之间”,前念灭,灭的是念,后念未生,生的还是念。念有生灭,这个之间有没有生灭?一句话有几个音符,音符与音符也有个“之间”,这个之间被称为“刹那”。那里没生的相,也没灭的相,你想灭它,你灭不了它,你想生,也无法生,那个状态就是寂灭。
402)愚仁:大音希声,一片寂静,寂静到让人生畏,就是让我们的心达到这样的境界,回到以前本有的清净状态。
403)不动的心即是佛
404)为什么这两种人就容易接受呢?就因这两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没有一个坚固的角度,人人都有一个坚固角度,他们有角度而不坚固。利钝就是一个角度问题,自己的角度不坚固或没有固定角度在学佛路上就是利根人,那些老实人,做事都直来直去,知识范围很小,反而他没有坚固的角度,你说什么他就能接受什么。
405)你能让自性增加点什么?有所增就不是自性。自性不动不摇,谁也破不了它,身体的来去,生与死的流转都在自己的自性上生生灭灭,而自性从来不动。不动不摇的性体就是金刚。
406)是说人人都有此物。就是念与念之间,佛号与佛号之间那个什么都“没有”,那个“之间”无头无尾,那个之间无名无字,那个之间无背无面。
407)说一切法莫离自性,重点是什么是自性,自性是整体,自性是什么也没有,当两边尽除时还有什么?什么都没有,这个没有不是指心外,是指自心不生任何想法的状态,这个状态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,被人称为自性,因自性什么都没有,所以它含万有,六祖说:自性能含万法。
408)愚仁:就因为它没有,才能生万有。学佛的人,不学佛的人,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从自性中流出,只是人们不知道是自性的作用,或压根就不知道有自性的存在。自性生邪念,生善念,才有个邪善之分。
409)愚仁:就因为不识自性。
410)重点是认识自己的本心
411)若向性中能自见——清楚地知道念与念之间。
即是成佛菩提因——就是成佛的因。